剪纸艺术第一课在创新创业部开课啦!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院创新创业部组建了剪纸兴趣小组。9月15日,本学期的剪纸艺术第一课在院创新创业俱乐部开课。
本次邀请的主讲老师是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中国剪纸委员会副主席梁春兰老师,梁老师有着40多年的剪纸技艺,和十几年的授课经验,在她的指导下,一张张漂亮精美的剪纸作品从同学们的剪刀下产生。通过课程,同学们对临汾的剪纸艺术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对梁老师精湛的剪纸技艺深深吸引,纷纷表示会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好剪纸技艺,感谢学院给她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传统艺术的平台。
这是我院创新创业部在继上半年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后,进一步扎实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的又一举措。(创新创业部供稿)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的学习
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
作品展示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二)
简介: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中国剪纸委员会副主席梁春兰老师,梁老师有着40多年的剪纸技艺,和十几年的授课经验。继剪纸第一季学习了“十喜团花”、“凤凰牡丹”、“绣球与喜字”的剪法之后,于9月22日开展了第二季剪纸活动。
本次课程主要讲了“龙”的剪法。龙是华夏民族永恒的图腾。它是传说中的神物,可以上天驾云,下海游泳,口可喷火,是主宰自然的神灵。下面介绍“龙”的剪法:
龙的剪纸方法:
1、准备:取一张色纸对叠两次,合4层。
2、描图:用铅笔仔细地把图描好,注意龙的动态,“S”型的特点,重点刻画头、爪、尾的部分。
3、剪制:剪龙一定要突出它的特点,鳄嘴、虎眼、狮须、鹿角、鹰爪、蛇身、麒麟尾,配以火纹、云纹或水纹。有的表现云龙状态,则把它的四肢直接夸张成翻卷的云纹。
一节课的认真学习后,同学们都剪出了自己作品,收获满满。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三)
老鼠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是由一个散财童子变来的,他之所会来到人间变成了老鼠,主要是因为其触犯了天条,因此剪纸作品中的老鼠图案往往预示着财到之意;而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名第一,并且老鼠本身就有灵巧聪明、乐观仁慈的的属性定义,因此也常常被用做生肖剪纸里的首选形象。
1. 准备:分别取两张色纸,对叠两次,每份合成四层,或取八张色纸分两份用书钉订好。
2. 描图:在订好的纸上,把图仔细地描上去,注意画好老鼠及蛇身的动态。
3. 剪制:老鼠虽在生活中被列为“四害”之一,北方地区又称老鼠为耗子,但在民间习俗中它却是智慧的象征,列十二生肖之首。民间剪纸中的老鼠是活泼、机灵可爱的,因此在剪纸时要夸张它的亮眼、小爪、长尾的特点,由于身体小,一般很少加花纹装饰。与老鼠相组合的大多是瓜果、器皿(见剪纸作品《老鼠上灯台》),与花草相组合的形式很少。
传统剪纸题材有《老鼠上灯台》、《老鼠偷油》、《老鼠吃葡萄》等,最具有情趣并富有人情味的传统题材:在南方流传的是《老鼠嫁女》,北方流传的是《老鼠娶媳妇》。
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着,不仅学会了剪纸,还了解到许多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四)
由于牛本身代表着勤劳和勇敢,所以如果传统剪纸图案中有牛出现的话,就寓意着对幸福、富足生活的向往,同时还因为“牛”字本身发音同“扭转乾坤”的“扭”,所以而已用作对运气的转变的一种祈福。
(1)准备:取一张色纸对叠两次,合4层,或取4张色纸用书钉把边钉好。
(2)描图:在订好的纸上,用铅笔把图仔细地画好,注意突出动物的特征,如牛的稳健等。
(3)剪制:剪牛先从两眼下剪,突出其大的特点,双耳剪两个月牙纹,夸张锋利的牛角,背部用直线,尾要剪出直硬的感觉,以表现牛性格的倔犟。腿不剪或剪得很短,四跨夸张得大而突出,这样才显示牛的稳健(见图),牛是人灯的好帮手,“吃的草,挤的是奶”,这正是牛的精神,帮剪纸中常以牛耕作、拉车、吃草为表现题材。
剪纸文化喜迎十九大
10月20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育系14名大学生在著名民间艺术家、剪纸大师梁春兰老师的悉心讲解下,认真学习剪纸技艺,通过传统剪纸的方式,描绘出心中的祝福,以表达对我们伟大的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同学们十分喜欢这门手艺,同时也会提出很多新奇的想法,我们的剪纸课堂十分生动有趣,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在经过剪纸课程后,都有提升,这也是我们进入校园授课的初衷之一。十九大召开之际,剪一个有关十九大的作品也是我们作为剪纸传承人对十九大顺利召开的热烈祝贺!”梁春兰老师这样说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文化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学院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保护性传承活动,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进行活态保护,打造出“非遗剪纸+素质教育”新模式。梁春兰老师作为剪纸行业的资深老师,此次与学院合作,将非遗剪纸与新素质教育相结合,共同探索一个让剪纸课程进入课堂,让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真正进入到现代学生学习生活中。在剪纸课堂上,同学们对剪纸手艺产生了浓厚兴趣,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剪纸艺术简单易学,工具简单,可发挥性强,非遗剪纸课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六)
根据中国古老的生肖释义,兔是机敏和幸运的象征,兔年将是非同一般的繁忙但却是祥和平静的一年。 兔分别寓意“长寿”“吉祥”“可爱”“温顺”“生育”“警觉”“敏捷”“狡猾”。
准备:取一张色纸对叠两次,合4层,或取4张色纸用书钉把边钉好。
描图:在订好的纸上,用铅笔把图仔细地画好,注意突出兔子的大耳朵及羊的弯角、细腿。
剪制:剪兔子时腿部不用锯齿纹做皮毛的装饰,装饰只用在耳朵及头部,这样为了突出毛绒绒的大耳朵(如图)。兔子有腿尽量简化为两组弯曲的月牙纹。兔子剪纸。
认真裁剪
剪纸象征意义
01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02祈求生命的观念为民间剪纸赋予了不竭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绵延不断的希望,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七)
浮山剪纸是山西浮山的民间艺术形式,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浮山剪纸历史悠久,遍布全县各地,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花样繁多,除窗花、礼花外,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颇有地方特色。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辰龙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 而西方神话中的 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龙的剪法教程:
1. 准备:取一张色纸对叠两次,合4层,或取4张色纸用书钉把边钉好。
2. 描图:用铅笔仔细地把图描好,注意龙的动态,“S”型的特点,重点刻画头、爪、尾的部分。
3. 剪制:剪纸龙的动态造型分为升龙,降龙,以及坐龙、行龙四种。从表现形式又分为团龙、角龙等。《二龙戏珠》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特殊形式,造型优美,虽不对称但相互呼应,一升一降,形成太极图的动态,给人以跌宕起伏的感觉。剪龙一定要突出它的特点,鳄嘴、虎眼、狮须、鹿角、鹰爪、蛇身、麒麟尾,配以火纹、云纹或水纹。有的表现云龙状态,则把它的四肢直接夸张成翻卷的云纹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八)
浮山剪纸是山西浮山的民间艺术形式,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浮山剪纸历史悠久,遍布全县各地,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花样繁多,除窗花、礼花外,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颇有地方特色。
巳蛇
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人们常常把蛇雅称为“小龙”,以示尊崇。蛇脱下的皮叫蛇蜕,也被称为“龙衣”;民俗农历三月三是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的日子,也被称为“龙抬头”。
蛇的象征
![]()
在东西方文化中,蛇被人们当做两面性的存在,人们在一方面仰仗与蛇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对蛇十分恐惧,蛇有象征着幸福美好,有时象征着狡猾,邪恶。
1.准备:取一张色纸对叠两次,合4层,或取4张色纸把书钉把边钉好。
2.描图:我们需要对剪纸图案进行分析准备可以看到这个蛇年剪纸图案主要的构成元素有两个。蛇,另外一个就是在蛇的身体下方的梅花。具体描图的时候可以以矩形为造型入手点。然后分成两个结构描绘,其中上部是一个较大的结构,而下部是一个较小的结构。这两个结构的分别描图。蛇的造型只要将轮廓描绘出来即可,而下部则以圆圈代替具体的形象将梅花的样式描绘出。
3.剪制:首先就是进行大轮廓的剪裁。因为在整个剪纸图案中没有复杂的剪纸装饰存在,所以不用太过担心剪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支架结构断裂瓦解的情况。完成边缘轮廓的剪裁之后,可以再具体到一些位置进行对称剪裁或者是自由剪裁,从而完成整个蛇年剪纸图案的剪纸创作。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九)
中国脚踏深厚文化底蕴风尘仆仆而来,但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剪纸却鲜少有人问津。为了进一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我院创新创业部近期开展了关于剪纸马的活动。
活动过程中,在梁春兰老师的指导下,无论是对折、铅笔描画还是弧线剪制马的外形,同学们都学得格外认真。突出双耳、夸大长尾、腿要剪的细而长、蹄掌可简略、马鬃要用长月马纹、顺向而剪、马身花纹随意点缀即可,专业细致的讲解声中,同学们手中剪刀红纸翻飞,一匹匹彪悍俊美而又矫健的马就此横空出世,栩栩如生。精湛的剪纸技术、深厚的剪纸文化,无不令人折服。
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同时,也推动了我院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接下来创新创业部进一步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提供了导向。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十)
为了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以及提高同学们对剪纸的兴趣,我院创新创业部组织了剪纸活动。
本周,同学们如往常一样兴致勃勃地走进剪纸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剪纸——羊、狗。
精致剪镂之下,各种纹样完美融合,欢腾奔跑的羊身上叠加了吹笛的牧童和盛开的花朵,用那象征阳气上升、春回大地、万物滋生的云头和花草加以点缀,栩栩如生。
而另一边剪狗图案的同学们,剪刀在他们手中挥舞,鼻子下剪、左右开弓剪双眼。不一会儿,半弧形的眼、金钱纹和花朵纹点缀下的臀部、长锯齿纹状的耳朵和尾巴、短短的腿,可爱调皮的小狗狗就跃然纸上。
下面来看一看我们的作品吧!
狗
羊
通过这次剪纸学习,不仅使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剪纸技术,更为传统文化在青年人中的传播推进了一步!
浮山剪纸是山西浮山的民间艺术形式,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浮山剪纸历史悠久,遍布全县各地,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花样繁多,除窗花、礼花外,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颇有地方特色。
猴子在古代曾作为图腾。猴之吉祥在于它与“侯”同音。侯是古代爵位,《礼记》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人希望升官封侯,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猴骑马上的为“马上封侯”,猴提金印挂于树上的为“封侯挂印”,母猴负子的为“辈辈封侯”等。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猴的剪纸教程
1.准备工作:剪纸前准备数张单面彩纸,画笔和剪刀。
2.描图:作为基本剪纸教程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描图,如果剪纸图案比较的简单,可以采用手工描图的方式来完成,花纹和图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调整和添加。
3.剪纸和刻剪:先在纸上画好小猴子的形象,将画好的小猴子图案印画在红纸上,用刻刀或者小剪刀按照画好的图案开始剪,可以先剪内部细节部分,最后将小猴子图案整个剪下来。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十二)
“福”到啦!!!
福, 从示从畐,顺天垂象,腹满之义,本义为福气,福运。 “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福”字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的会意字。
这次剪纸课,梁老师便教大家剪了“福”字。不仅是让我们剪一个单纯的“福”字,还让我们把之前所学的十二生肖融入“福”字中,以此更好的体会剪纸的博大精深与美好。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福”字是新春时的一个传统习俗,与爆竹、春联、年画一样,成为春节的一种象征,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梁老师也希望通过剪“福”字,来寄托对我们的美好祝愿,祝我们生活学习福气满满。
剪纸“福”
这次梁老师教给大家剪纸中“苹”、“瓶”的含义。苹、瓶、平,同音,所以苹瓶二字都有平平安安之意。苹,在剪纸当中,代表平安、象征姑娘的美丽、爱心的含义。瓶,在剪纸中,具有四季花的含义,象征四季平安。同时,瓶与莲花、笙、戟可以在剪纸中放到一起,寓意更好。莲花、笙、戟剪一起可寓意“连升三级”。
课堂上老师的风采
每一个剪纸图案都有其各自的含义,而不同的图案拼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新的含义,每一个含义都寓意深刻。
同学们认真完成着自己的剪纸作品
在剪纸课堂中,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老师所告诉我们字与字,图案与图案间的寓意,更是领悟到了中华剪纸的博大精深,引领着我们体验着剪纸世界的美好与艺术。
努力总会有回报的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十四)
面对着春夏秋冬四季轮替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变化,我们的伟大祖先敏感的体悟到了“天行有常”和“物变有度”的道理,并巧妙构建了春兰、夏竹、秋菊、冬梅的对应关系,赋予其丰富的“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内涵。古人通过对这四种植物生长习性和姿貌形态的仔细揣摩与品味,经过内心移情和外植,归纳出了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淡雅清贞的显著特征,并将其与人生的修养操守一一建立关联,实现了物言心说的精神世界的表达。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十五)
2018年5月13日晚,我院剪纸团队在梁老师的教授下,又上来一堂生动的剪纸课。
这次梁老师交给大家鲤鱼在剪纸中的寓意。“利”和“理”与“鲤”谐音,的"鲤"谐音于利润的"利",象征生意兴隆、一本万利、家家得利、一切顺利。从典故中看,"鲤鱼跃龙门"比喻飞黄腾达、功成名就、一举成名、出人头地,平步青云也可用来比喻考试高分、金榜题名、苦读有名、奋发向上。鲤鱼是鱼中之王,只为它可以变换成龙,所以自古就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那种优美中透露出刚毅的气质正是完美体现东方人士的情操,更是体现我们中国的文化涵养。鱼是“余”的谐音,因此,人们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在鱼形图案中,鲤鱼和金鱼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就是因为“鲤鱼”和“利余”同音、金鱼与“金余”同音,而备受青睐。取其谐音,就有了大鲤鱼的“得利图”、“连年有余”图等。因为,鱼直接对应了人们对富裕、吉庆、求福的心理,含义处处得利、生活幸福。
同学们不仅仅学到了剪纸,更学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体验着剪纸带来的魅力。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十六)
2018年5月19日,我们又上了一堂有趣的剪纸课。
梁老师来到教室,便拿出了磨剪刀用的石头和砂纸,说,要想剪出好作品,得先有一把好剪刀。剪刀得磨,只有磨光了剪刀才好剪作品,不会把纸弄破。我们一行人便拿起剪刀开始磨,我们每个人拿着剪刀都在奋力的磨,都想要把自己的剪刀磨的更好。磨剪刀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那得要技巧和耐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大家都相信这个道理,磨了好长时间大家的剪刀才有一点点磨下去的痕迹,但大家都不气馁,都很用心磨剪刀。
老师见我们磨了好长时间,为了缓解一下大家,给大家讲了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并告诉大家如何剪这个形象,还有如何花式剪喜字。一节课下来,大家都收获多多,大家都乐在其中。
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剪纸(十七)
2018年6月2日,我们又上了一堂有趣的剪纸课。
月财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相传月财神姓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长安终南山人氏。在《真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财神的故事吸引着大家,大家都认真的剪起了财神……
